摘要:截至8月1日12时30分,北京电网负荷已达到2306.4万千瓦,超过7月31日的2267.5万千瓦,再创新高。
杨朝清
记者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影响,截至8月1日12时30分,北京电网负荷已达到2306.4万千瓦,超过7月31日的2267.5万千瓦,再创新高。国网北京电力呼吁保持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8月2日《北京青年报》)
在高温条件下,“无空调可吹”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伴随着老百姓的消费转型升级,空调逐渐从精英消费到大众消费过渡。不论是在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空调日益成为一种“标配”,成为炎炎夏日不可或缺的“避暑神器”。
作为一种柔性的社会规范,“空调不低于26度”在执行的过程中打了折扣。在一些消费者看来,“我的空调我做主”,自己家的空调我想开多少度就开多少度,只要我承担得起相应的费用。在一些商场、餐厅等公共空间,人口流动性强,不同的消费者对空调温度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空调温度越开越低”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
在一个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里,许多人只看到空调带来的便利,却忽视了节能环保。相关调查表明,夏季空调温度每调高一度,耗电量就能节省7%—10%。换言之,“空调不低于26度”不能只算经济账,也要算环保账;每个社会成员要看到个体的细节推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按照相关规定,除了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外,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
只不过,违规成本低再加上缺乏强有力的实施操作系统,空调温度设置在不少时候依靠的只是人的自律,让“空调不低于26度”成为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这不由得让笔者想起去年暑期在台湾某高校访学的经历。下午上课时,从炙热的室外走进教室的同学们已经满头大汗;走进教室之后我就赶紧寻找空调装置并打算开启“低温模式”,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装置只能在设置26度及以上的温度的条件才能开启运行。我们不妨借鉴这样的台湾经验,通过科技手段,倒逼节能环保。
契合公共的价值理性的“空调不低于26度”表面上背离了个体化的工具理性,实际上二者却可以实现有机结合。二者最大的“价值公约数”,就在于合理地进行温度设置,既能节能环保,也能让老百姓更健康、更有品质。“空调不低于26度”要想真正“落地”,罚款手段、技术手段尽管有一定的成效,却不能过度依赖;关键在于提升全体社会成员对节能环保的价值认同,让它成为一种被大多数人接纳、理解与支持的文化基因,让节能环保成为一种受尊重、受赞赏、被认同的文化格调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