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中国冷凝机组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节能环保是长期方向

一、冷凝机组的分类
冷凝机组应用的制冷场景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密不可分,涉及商超、制冰、速冻、冷库、冷链运输、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
冷凝机组是整个制冷系统的核心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细分应用繁多,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冷凝机组分类可按所选压缩机类型、冷却方式与使用温度分类:
冷凝机组分类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中国冷凝机组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市场销量方面,据统计,2020年我国冷凝机组总销量为32.58万台,同比增长4.26%,其中涡旋机组销量为19.53万台,同比增长3.8%,占总销量比重为59.9%;2020年活塞机组销量为11.59万台,同比增长2.7%,占总销量比重为35.6%;2020年螺杆机组销量为14.66万台,同比增长27.2%,占总销量比重为4.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冷凝机组冷却方式类别来看,2020年,风冷冷凝机组销量23.0万台,产品占比为70.6%;蒸发冷冷凝机组销量6.55万台,产品占比为20.1%;水冷冷凝机组销量3.03万台,产品占比为9.3%。三种冷却类型的冷凝机组占比基本稳定,冷却方式不受压缩机类型和冷凝机组本身的限制,主要由客户主导。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冷凝机组使用温度类别来看,2020年,中低温冷凝机组共占整体市场约52%,较上一年提升7个百分点,其中,低温冷凝机组占18.3%,同比增长约5个百分点;中温冷凝机组占33.1%,同比增长约2个百分点;超低温冷凝机组占0.6%,所占比例缓慢增长。高温冷凝机组占约48%,所占比例相应下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压缩冷凝机组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三、中国冷凝机组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冷凝机组生产企业主要可分为四类:1)外资压缩机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涡旋、螺杆机组);2)内资压缩机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活塞、螺杆机组);3)传统蒸发器和冷凝器制造企业(两器企业)转型开发冷凝机组;4)各地制冷项目的工程商、经销商。据统计,2020年,两器制造企业占据冷凝机组行业的大半江山,占比达60%,较上一年增长6个百分点。许可证门槛取消之后,越来越多的两器生产企业进入冷凝机组市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冷凝机组行业前景展望
近年来国家在各个领域推行节能环保政策,人们的节能和环保意识逐渐提升,节能环保是冷凝机组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冷库耗能大,政府鼓励全社会推广绿色节能的制冷方案,降低制冷在全社会总能耗中的占比,提高冷凝机组的运行效率是整套系统节能的关键。
目前,冷库管理较为粗放,用户只关注制冷功能是否正常,很少会对能耗、电费等进行考核,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评估。随着新零售行业的发展,生鲜电商、商超行业制冷需求的不断增多。电商、商超体系的管理非常规范,对耗电量、用户消费习惯等细节问题进行精确计算,对冷凝机组制造企业提出更高要求。简单组装制冷部件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需要,产品需同时兼顾满负荷、部分负荷、甚至故障时的能效和货物品质保障。
冷凝机组厂商只有努力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坐稳一席之地。随着人们对食品保鲜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食品加工工厂、冷链物流等领域对冷凝机组的需求不断提升。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对冷链行业的影响日益加深,产地直达项目推动了冷链前端和终端的发展。再加上盒马生鲜、每日优鲜、苏宁小店等都在积极开拓生鲜配送业务,大城市小型冷库需求也在快速增多。这些都将推动冷凝机组行业的发展。预计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