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没有具体详细点的零碳产业园的概念呢,求助威大神给个描述,网上搜到的都好宽泛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零碳园区”。
众所周知,世界上本没有园区,只是厂子多了,就成了园区。
园区,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并聚集上下游企业。总体来说,园区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引进符合相关条件的产业项目,以地产为载体,项目为依托,实现城市功能建设的开发模式。
截至2020年,我国各类产业园区数量已超2.5万个,园区碳排放量已经达全国碳排放总量的31%,毕竟是集群经济,这个量是不会小的。
那要实现碳中和,园区的脱碳转型迫在眉睫。
那么,什么是零碳园区呢?
零碳园区,是指在一个产业园区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一定周期内(通常为一年),通过清洁技术支持、碳回收技术、能源存储交换等方式全部予以抵消,从而全年实现碳元素“零排放”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特别指出的是,园区有全生命周期的概念,设计建造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碳排放管理应分开,建造阶段零碳排放基本上短期内没有做到的可能,另外,存量园区数量更多,我们所指的零碳园区应该将生命周期范围确定在运营阶段。
园区的碳排量来自于哪些方面?
范围1:园区物理边界或控制的资产内直接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如燃煤锅炉,园区拥有的燃油车辆等。
范围2:外购电力和热力间接排放企业因使用外部电力和热力导致的间接排放。
范围3:其它间接排放,因园区生产经营产生的所有其它排放,如物业运营、员工通勤、上下游产品(购买设备、办公室装修、办公耗材等)所有前端供应商产品中的碳排放。
当然园区内入驻企业消耗的交通能源、购买的产品中碳排量应该不包括在内。是属于园区入驻企业的碳排量范畴。
这样看,因为要包括管理前端供应商产品的碳排量,实现零碳园区并不容易。好在一些大的园区是可以实现一些碳汇的,可以进行一些抵消。
那园区内可以实现哪些碳汇呢?
绿化:植树造林有碳汇作用,改善园区生态环境,一棵成年树木一年能从大气中吸收超过21.8KG二氧化碳。
这个量不大,但仍值得提倡。有的组织在西部荒漠地区大批植树,这个量就大了,用来中和本组织的碳排量。
专业的吸碳项目:建立一些小型但高效率的生物吸碳项目、CCUS装置。
将部分建筑外墙悬挂有大片的藻类生物反应器,每年藻类产量达200kg,每公斤藻类吸收二氧化碳约2kg,并清除有害的二氧化氮等废气。藻类还被提取加工成绿色粉末,作为营养添加剂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工业。
运营吸碳装置(CCUS),通过国家认定的机构核证,获得负碳核证数量进行碳中和。
有一点值得提出,目前的CER、CCER碳减排信用指标不应该成为当前企业碳中和标准冲抵标的。这些碳信用指标并没有真正从空气中拿掉一吨CO2,而是已经过时的政府减碳技术的激励机制,与碳中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零碳园区的实现之路
新建园区从规划设计开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零碳园区规划,是最主动的、最有可能实现的。很多碳减排的方案和措施在规划设计阶段是最容易实现的。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零碳园区:
能源方面:尽量高比例使用再生能源
使用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用于园区生产运营。有条件的园区建设有沼气热电联产及热泵系统,并配有储能电站、储热储冷装置,满足园区的供暖、制冷和供电需求。
建筑方面:尽量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采用节能保温材料、遮阳板、三玻窗等节能建筑技术,所有新建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并获得LEED铂金级别认证。园区建筑都安装智能电表,并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交通方面:电动化
园区内交通工具尽量全面电动化,配置足够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建立共享电动汽车租赁中心。充电电力来源为风电和光电,电池存储设备由退役汽车电池组成,充电时段和充电功率可智能调控。园区还配有无人驾驶汽车、电动观光车、共享单车等。
碳汇方面:多增加创造碳汇项目
大量植树造林,可在园区内园区外规划造林抵消园区碳排放。
部分建筑外墙悬挂有大片的藻类生物反应器,每公斤藻类吸收二氧化碳约2kg,并清除有害的二氧化氮等废气。藻类还被提取加工成绿色粉末,作为营养添加剂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工业。
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碳市场购买负碳产品进行碳中和。与自己的碳排量进行对冲清缴,实现碳中和。
管理方面:园区全面实现数字化精细管理
能源管理:通过部署EBO楼宇运营系统、PEM电能管理系统以及EMA智能微网系统,实现源(风电、地热、沼气、光电)、储(大容量电池、电车储能、储热)、荷(热、冷、电负荷)间的有效协同,提高园区整体运行能效,确保运营阶段的碳中和。
运营和物业管理:实现园区内各项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运营管理,减少无价值耗能运营,减少能源浪费,减少人力投入。
零碳园区的另一大支柱数字化管理、碳足迹追踪系统,是零碳工业园区必备的软实力。零碳工业园区的本质是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计量和抵消,要管理隐形的二氧化碳,就需要配套数字化的能耗管理系统。
不同园区的特点和难点
零碳工业园区:工业园区需要大量动力电,耗电量巨大,做成零碳园区的关键是能源供应是否基本上来自于再生能源。如果是化石能源是不可能实现碳中和的。内部运营要尽量电动化。
零碳办公园区:办公园区是最可能实现零碳园区的,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是关键。
零碳居民社区:居民的生活耗能量是比较大的,提供再生能源,被动式建筑是关键。
不过总体而言,零碳园区,理想很丰满,现实还是有不少难度的。毕竟仅一栋建筑的零碳,就涉及了光伏、储能、暖通空调、照明、碳管理等几大模块,十分考验集成的能力。
但如果能实现零碳园区,除了可以响应政府战略决策,为社会提供示范外,也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
实现园区高标准环保和空气洁静。有利于提升园区品质和竞争力,为住户提供更优质的办公、生活空间。
降低了租客的成本。今后随着碳减排管理的加强,所有碳排放量都会承担排放成本。如果园区是零碳园区,为社区住户省去了这块费用,降低了住户成本,提升了园区运营利润。
创造品牌价值。零碳园区将具有越来越大的品牌价值,社会责任感高的企业组织都乐意租用零碳园区,这将成为一个趋势。中林时代双碳发展中心由资深双碳行业专家和丰富管理经验人士组成,致力于碳金融与碳投行的研究与咨询、碳中和产品与服务、双碳数字化平台等个性化碳中和综合服务,为政府、企业提供一站式碳中和解决方案、零碳方案、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碳资产管理、碳金融业务支持等咨询服务,注重双碳研究与成果转化,联合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零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零碳专项课题或林业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课题的申报与示范落地。
背靠中林时代双碳发展中心,碳服网主营碳排放管理系统、碳减排管理系统、碳配额和履约管理系统、碳普惠积分系统和碳足迹数字大屏等产品,提供包括碳中和服务咨询、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碳减排方法学开发与服务、零碳规划与建设咨询、环境信息披露咨询和碳普惠咨询等服务。其中,碳资产管理平台能够应用于港口、园区、工厂、集团和产品,为市场提供高效、精准的企业碳管理解决方案、产品碳管理解决方案和活动碳中和解决方案,满足碳核算、碳管理的规划和执行需求。
关于零碳园区项目方案的进一步咨询见如下联系方式:
邮 箱:faqing.li@cfth.cn;ying.an@cfth.cn
电 话:152 9835 9395;186 2156 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