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提倡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如何实现和谐发展?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有人说,21世纪是信息科学时代,也有人说,新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但是,工业要发展,人民生活要提高,要建厂房、造住宅,要挖隧道、架桥梁。因此,土木工程将继续发展。
中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改革开放20年间,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及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从深刻的理论意义上来看,土木工程和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并不冲突。建造楼房建筑、开挖隧道等,这是我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必然改造,是一条毕竟之路。土木从大发展大跨越时代,建造了很多基础设施建筑,但由于理念或者施工的不到位,在实际操作中难免留下各种暗疾,各类施工事故的发生,一方面对人类是一种摧残和折磨,一方面对自然环境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破坏。
隧道涌水就比如隧道涌水,一方面是一种时有发生的地质灾害,造成人员设备的伤亡和破坏,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地下水结构和其他生态。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在地质灾害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但是,有些地方,是我们可以提前规划和设计的,从源头上体现这种理念。但是要明确,土木工程在21世纪将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促进提高、创新和发展;同时,它将保持其自身的特点,不可能完全偏离已有的方向发展。
在一些重大工程上,这是国家战略的高瞻远瞩,例如被吹的很久的“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打破了国内的“惯例”, 提出了“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要求。为了这一“标准”, 大桥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制造, 从工程管理到质量控制都进行了突破。作为世界最长的跨海钢桥, 仅主体工程的主梁钢板用量就达42万吨, 更可抗16级强台风、8级强地震。
在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要求下, 工程建设具有突破性, 而工程管理理念也必随之作出突破。港珠澳大桥项目开创性地提出了四大理念:全寿命周期规划, 需求引导设计;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立足自主创新, 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涵盖设计、施工、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可谓交通行业的一次跨时代飞跃。
这样的一种设计理念是不是可以说是“可持续”呢,从一开始,就不止步于眼前的利益,而在于长远的,可循环的,可持续的利益。
同时,在土木工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中,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些专业活动包括:建筑物、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工程的建设,海洋、水、能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等。
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混凝土、钢铁和玻璃幕墙为代表的现代城市建筑正在无节制地扩张,造成了环境破坏和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因此,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应努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推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自然通风、节能技术、材料循环利用等)的设计技术,实现现代建筑的建设以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原则,真正使绿色建筑走近人们的生活。
当然了,这也是十分艰难的一条路,重点工程我们可以保证这样的理念和实施,因为项目资金充裕,应时代所需。而充满我们这九州的各种“妖魔鬼怪”的工程,有时候就显得不那么环保和可持续。
独山县-世界第一水司大楼而且很魔幻,这样的项目竟然可以实施地起来,和节能不符,和环保不符,更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或许土木工程也败给了金钱至上的现实吧。
所以我觉得,如何实现,一是从领导层深刻意识到这个理念,自上而下,而不是为了某些“绩效”而做,另一方面是给予资金支持。好的材料和施工队必然要比一般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更好更优质,当然也值得更多的投资。
还是希望回归本位,该投资建设的不要吝啬,不该搞的从一开始就不要获得批准,比如天下第一水司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