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一起行动起来,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昨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一起行动起来,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美丽乡村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
6月4日上午,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承办的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及共创“无废青城”为主题的2023年六五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内蒙古博物院宝鼎广场隆重举行。
活动通过设立咨询点、摆放图文并茂的主题宣传展板、向过往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宣传纪念品,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
同时,此次宣传活动还通过为生态文明建设暨“无废城市”建设志愿服务队授旗、公布首批“无废细胞”创建名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观察员代表宣读倡议书、展板宣传、环保咨询、文艺演出、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向大家发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创“无废青城”主题倡议,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青城贡献力量。

大黑河郊野花带
保护野生动植物 共享美好大自然
近日,随着新城区红山口村最后一片网围栏安装完成,大青山前坡网围栏提质改造工程年内任务提前完成。
据了解,大青山前坡网围栏提升改造工程位于我市北部生态路新城区段,西起红山口村东至保合少村,全长约22公里,从今年3月初至5月底共计完成了7公里范围内的4950延长米的提升改造任务,涉及新城区榆树沟村、讨思号村、乌兰不浪村、红山口村等多处乡村路段。
受多年来的风雨侵蚀,以及后期维修加固标准不一等因素影响,网围栏应有的阻隔作用和景观效果与大青山前坡生态需求、森林防火功能定位严重不符,为此市林草局年初对现有网围栏进行了全线路的实地踏勘,组织制定了提质改造的实施方案,3月开始组织施工队伍进行网围栏提质改造工程建设。
大青山前坡生态路两侧绿色网围栏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不仅优化了“生态绿带”整体景观质量,而且有效提升了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能力,为构建“两屏四带”城市生态空间布局打好了基础。

和林格尔南山公园芍药花盛开
文明赏景景更美
6月,正是和林格尔县南山公园芍药花开得最旺的时候,以花为媒,6月2日开幕、6月11日闭幕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第十四届芍药文化旅游节”正在举行,今年的主题是“花开盛乐、情满和林”。500余亩花田、120余个品种,让市民游客畅游花海。市民游客文明游玩赏景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保护身边环境,同时绘就了一道最美的风景。
昨日上午,家住赛罕区乌兰察布街附近的市民赵桂芳相约几个姐妹早早来到和林格尔县南山公园。尽情地在花海中拍照留念。“一朵朵芍药花花色丰富、花型多变,伴随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绚丽多彩的花冠点缀在绿叶之间,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能让人感到娇艳妩媚。这么好看的花,我们一定要爱护,不踩踏、不破坏。”赵桂芳说。
和林格尔县南山公园讲解员郭蓉介绍:“目前,园区芍药有550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块芍药花田,有120多个品种,有单瓣芍药、复瓣芍药,还有多瓣芍药,花色目前只有粉色、深粉色、淡粉色和白色系列。不同品种的芍药花,开花的期限也不一样,分为早中晚三期。这几天芍药花正式进入盛开期,每天都会接待很多游客前来赏花,但是伤害花草树木的情况基本没有。”

小树也需要干净的“家”
节俭养德 引领“舌尖上的文明”
为了迎接世界环境日,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6月4日,光明路街道光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开展了“建文明就餐环境 育文明消费风尚”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对未成年人进行了“引导式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文明餐桌,节俭养德”的精神传递给大家。倡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推广文明餐桌礼仪,增强文明用餐意识,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一些浪费的情况,尤其是在餐桌上。为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开展了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居民争做文明餐桌行为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引领社会新风尚。下一步,光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持续开展文明宣传活动,让‘厉行节约’和‘杜绝浪费’之气蔚然成风。” 光明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小学生爱心义卖
垃圾分类新时尚 全民参与“分”起来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很多市民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生活中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为了让在校的同学们也能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6月3日,金园社区联合呼铁一中开展了“垃圾分类接力 传承绿色观念”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
活动中,学生志愿者们来到建校宿舍楼,积极清理社区垃圾,为过路居民普及分类知识,引导老年人正确区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并帮助腿脚不便的居民搬运、清理大件垃圾。很多居民也纷纷出手,共同完成清理工作。本次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在社区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的帮助下圆满结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步形成垃圾分类及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金园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在青山绿水中践行低碳出行
方便快捷、节能环保,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首府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重要原因。
昨日上午,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来到水上公园地铁站,许多市民都选择乘坐地铁出行。
“我是做销售工作的,经常会出差,以前我都是打车到火车站,每次都要提前很长时间出发,以免路上堵车。通了地铁就方便多了,不仅速度快,而且不会堵车,出了地铁站就是火车站。我的很多朋友也都改变了以往的出行方式,以绿色的公共交通工具为主。”市民赵先生说道。
随着夏季的到来,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热门选择。
“呼和浩特在青山绿水中践行低碳出行,1000多公里的‘青城绿道’更是掀起了市民健身潮。有了优美的环境,市民骑行就变得更加惬意。经过计算,美团小黄车用户年度骑行里程达近1亿公里。因此,我们也发起了‘一人骑行减碳一吨’行动,鼓励和号召用户通过骑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美团单车呼和浩特运维负责人戴志超表示。
哈啰骑行呼和浩特城市负责人向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介绍:“据哈啰数据统计,2022年,哈啰呼和浩特用户骑行总里程约5500万公里,如果以呼和浩特到北京的距离480公里来计算,相当于呼和浩特到北京往返57400次。”(呼和浩特晚报 记者 李娟 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