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环保:以自主创新及定制化服务,突破工业环保发展瓶颈(中冶集团环保公司)

147小编 次浏览

摘要:■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宇 绿色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绿色发展是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能否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是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2020年粗钢产量达到10.65亿吨,但钢渣的利用率不到30%,钢渣累计堆存量超过10亿吨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宇

绿色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绿色发展是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能否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是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2020年粗钢产量达到10.65亿吨,但钢渣的利用率不到30%,钢渣累计堆存量超过10亿吨,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风险。为解决这一难题,并最大化地利用钢渣、实现钢铁企业低碳绿色发展,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冶环保)自1992年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精深专研钢渣处理及利用技术,历经三十余年技术研发创新,三次迭代升级,首次研发熔融钢渣辊压破碎处理工艺及技术,世界首创熔融钢渣高效罐式有压热闷处理技术与关键装备,极大提升了我国在钢渣处理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推动钢渣高附加值利用的进程,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多年深耕铸就创新硬实力

中冶环保的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冶金工业部环境保护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展工业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科研院所,集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核心装备研发和工程示范应用为一体,现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隶属于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为突破工业环保发展“卡脖子”技术难题,中冶环保作为领域内唯一兼具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两类国家级平台的钢铁工业综合性环境治理企业,充分依托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优势,广泛参与解决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的环境治理关键问题。同时,中冶环保不断促进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公司现有员工4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80%以上;实验室研究人员中博士占比14%,硕士占比66%,研发梯队专业配置齐全,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1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8项,参与编制国家、行业标准95部,获授权专利304件。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摘桂冠

“强”制造潜心一业,“亮”高端磨剑十年。根据工信部和中国工经联发布的规则,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包括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认定审核极为严格。申请“单项冠军”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要位居全球前三,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须国际领先,且企业要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且要求产品经济效益高。

中冶环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熔融钢渣高效罐式有压热闷处理技术与装备”,以熔融钢渣在密闭的体系内倾翻、辊压破碎、有压热闷2.5小时为主要特征,实现钢渣的资源化处理和热能回收,钢渣处理率达到100%,热能回收率可达30%,实现钢渣处理技术“质”的突破,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鉴定为“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已广泛应用于宝武集团、鞍钢、首钢、河钢、沙钢、建龙、马来西亚联合钢铁等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2021年,中冶环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熔融钢渣高效罐式有压热闷处理技术与装备”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认定。

河钢产业升级及宣钢产能转移项目钢渣处理项目(世界最大直径立式有压热闷罐)

持续创新再获重要进展

近年来,中冶环保持续对钢渣处理技术迭代升级,实现由粗放治理技术到收敛的罐装技术和装备,再到智能化的高管理水平技术装备的优化。

中冶环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高温钢渣高效处理及渣热资源一体化利用技术”,实现装备智能化和数字化,钢渣处理率达到100%,并可对处理过程中的低品质余热进行提取,实现场内获取的“新能源”应用于生产单元,能够有效降低项目投资及运营成本,助力钢铁工业降碳减排。

同时,中冶环保基于这一技术,以“相变储热与防垢换热”技术为核心,创新研发出一体化钢渣热闷余热回收设备,实现间断性热闷蒸汽的余热供暖与发电工艺系统,吨渣供暖面积可达600平方米左右。

定制化服务打造特色品牌

中央企业的责任担当,雄厚的科研底蕴,完善的产学研用科技创新转化机制,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已使中冶环保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工业环保领域“排头兵”。如今,中冶环保又以精准的定制化服务,着力打造“中冶环保”特色品牌。

中冶环保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国家同频共振,面向行业需求,积极携手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聚焦解决钢铁企业、区域环境污染防治共性技术问题。发挥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的研发和工程示范应用一体融合核心优势,以一厂一策、一域一策的工作理念,为国内外大型工业企业、区域环境综合治理,量身定制“技术研发-工艺设计-设备研发-工程实施”的全链条、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共同解决制约其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际难题。

着眼未来发力“智慧环保”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中冶环保创建之初,就是旨在建设一支协助国家解决工业领域环保复杂问题的“国家队”。当前,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绿色低碳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成为环保产业的重点攻关方向。同时,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信息化相结合,又给企业提出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新要求。

为进一步顺应国家“智慧环保”的发展方向,中冶环保顺应钢铁行业环保领域的发展趋势,发挥技术创新能力强、污染防治领域全、环保产业链专业完整的专业优势,助力行业节能、减排、降碳。针对国家对钢铁行业实现超低排放的要求,中冶环保为钢铁企业开展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出具相应改造方案,组织方案落地实施并长期运行维护,促进企业环保治理水平及环境管理水平同步提升。围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中冶环保已启动钢铁领域碳排放核算方法、标准、技术、实施路径等方面研究,强化碳减排技术与钢铁生产工艺深度融合,引领钢铁行业重塑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同时,持续推动产品的绿色数字化升级,将污染防治技术、装备研发与智能化技术紧密结合。

新的时代赋予环保企业新的使命。秉承初心使命,中冶环保正在向“成为绿色发展系统服务专家”的愿景迈进。

审核:余早早

责编:霍悦

编辑:胡娜

举报/反馈
随机内容
碳中和周报(第81期)丨全国生态环保工作会议召开;九部门发文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上海打造碳交易、碳定价、碳金融中心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为何刘备还是败了?他忘了后半句(碳中和,环保) 碳中和周报(第81期)丨全国生态环保工作会议召开;九部门发文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上海打造碳交易、碳定价、碳金融中心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为何刘备还是败了?他忘了后半句(碳中和,环保)
炭黑行业龙头加码新能源领域,黑猫股份纳入融资融券标的首日获融资买入2758.25万元猫妈被救助后,生下3种颜色的猫,全家撞脸迪士尼角色,好梦幻!(黑猫股份碳基新材料) 炭黑行业龙头加码新能源领域,黑猫股份纳入融资融券标的首日获融资买入2758.25万元猫妈被救助后,生下3种颜色的猫,全家撞脸迪士尼角色,好梦幻!(黑猫股份碳基新材料)
低碳环保该如何做?(低碳环保技巧) 低碳环保该如何做?(低碳环保技巧)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保主题书画大赛获奖作品(生态环境书画作品)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保主题书画大赛获奖作品(生态环境书画作品)
碳捕集概念又火了!华光环能创五年新高,碳中和主线热度再起,这一方向或迎来机会(碳捕集装置检修规程) 碳捕集概念又火了!华光环能创五年新高,碳中和主线热度再起,这一方向或迎来机会(碳捕集装置检修规程)
垃圾变“黄金”资源,菏泽两项目走出节能环保新路(菏泽垃圾处理器店在哪里呀) 垃圾变“黄金”资源,菏泽两项目走出节能环保新路(菏泽垃圾处理器店在哪里呀)
工业锅炉应用领域广泛 行业节能化、环保化发展趋势明显(工业锅炉采用什么结构) 工业锅炉应用领域广泛 行业节能化、环保化发展趋势明显(工业锅炉采用什么结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将环保理念践行到底冷军画了一幅画,结果卖了1005万,放大10倍,专家:这根本不是画(清华大学江颖)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将环保理念践行到底冷军画了一幅画,结果卖了1005万,放大10倍,专家:这根本不是画(清华大学江颖)
昆明晋宁:党旗迎风展 “护河环保我先行”(昆明晋宁凶杀案) 昆明晋宁:党旗迎风展 “护河环保我先行”(昆明晋宁凶杀案)
10大无偿资料分享(环保学习必备资料)(无偿支出) 10大无偿资料分享(环保学习必备资料)(无偿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