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4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突破,基本建成坚强韧性、绿色低碳智慧能源体系;展望2035年,全市基本实现无煤化,能源消费总量进…
2022年4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突破,基本建成坚强韧性、绿色低碳智慧能源体系;展望2035年,全市基本实现无煤化,能源消费总量进入达峰平台期,力争控制在9000万吨标准煤左右。
加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
继续保持华能燃煤机组应急备用的能力,加强重要用户应急自备电源建设,力争实现应配尽配全面覆盖,深挖本地电源应急备用调峰潜力。到2025年,本市形成千万千瓦级的应急备用和调峰能力,电力应急资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
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
发挥电力在能源互联网中的纽带作用,挖掘需求响应资源,聚集大型商务楼宇、电动汽车和储能设施等资源,建设虚拟电厂。建立市场响应的交易政策,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积极引导用户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到2025年,电网高峰负荷削峰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3%-5%。
加强重点领域光伏应用
鼓励居民住宅光伏应用,推动光伏发电在城镇农村新建居住建筑、城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积极推动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务楼宇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新建高效农业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光伏发电工程。在地铁、公交场站设施、高速公路等边坡闲置空间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实现具备条件的再生水厂、燃气场站、加油站、数据中心等设施光伏发电全覆盖。试点推动关停矿区、荒滩荒坡光伏发电规模化利用。推动新建学校、医院、体育馆等公共机构同步设计光伏发电系统,既有公共机构建筑积极推广光伏发电应用。到2025年,全市重点领域新增光伏发电装机70万千瓦。
加快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重点在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竺综保区等6个区域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工作,试点区域内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村委会,工商业厂房及农户建筑屋顶总面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分别不低于50%、40%、30%和20%。到2025年,全市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20万千瓦。
加强节能降碳责任考核
强化新增用能项目环评、能评源头协同控制。健全完善能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制,差别化设置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区、行业部门和重点用能单位,考核结果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和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预警。强化本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和执法。
提升建筑运行节能管理水平
针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负责人,开展“节能官”培训,强化能源管理专业人员配备和能力建设,提升能源管理专业化水平。
深挖工业节能潜力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动态完善工业能耗限额。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能源审计,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日常监管。推广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支持企业实施绿色节能技术改造。
建设智能电力系统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融合创新,提升全自愈配电网、柔性输电、精准电网末端感知等智能电网技术水平,示范建设智能微网。探索远程集控、智慧巡检、智能诊断等电力智能运维新模式。
完善绿色电价政策
强化产业和环保政策协同,落实完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落实国家新型储能价格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利用峰谷电价差、辅助服务补偿等市场化机制促进储能发展。
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加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贷款、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创新信贷投放、专业化担保等特色金融服务。完善绿色信贷体系,稳步扩大绿色信贷规模。
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
加快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机衔接的电力市场体系。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推动各类用户与发电企业交易,鼓励送受电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电量交易和价格调整机制。引导负荷聚合商等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
建立健全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研究用能权交易方案,探索开展本市用能权交易试点。深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逐步拓展碳市场覆盖行业和交易产品,加强碳交易数据质量管理。高水平建设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承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
点击查看全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_政策文件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零碳产业运营中心是一家专注于双碳产业的综合性企业,紧密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绿色转型为主线,以数字能源融合创新发展为路径,为客户提供绿色转型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咨询、培训、认证、碳登记、碳治理、碳托管、净(近)零碳升级、数字综合能源服务、绿色金融服务等,全方位的协助客户提升绿色竞争力。客户涉及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钢铁、造纸、电力、航空、药业,酒业、互联网等众多行业。
公司与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高校、行业资源与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建立“产学研用”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数字能源和双碳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