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 十大神奇的环保发明(环保的小发明小制作简单又漂亮)

147小编 次浏览

摘要:环保是近些年的主题,人云“尔之废物乃吾之珍宝”。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技术宅们是怎样变废为宝的吧。 10、用洗衣线头做防水火绒洗衣机、烘干机有专门收集衣物掉落线头、绒毛的袋子,将里面的东西取出然后浇…

环保是近些年的主题,人云“尔之废物乃吾之珍宝”。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技术宅们是怎样变废为宝的吧。

10、用洗衣线头做防水火绒

洗衣机、烘干机有专门收集衣物掉落线头、绒毛的袋子,将里面的东西取出然后浇上点易燃物(比如打火机油)然后用蜡封好,一个可以燃烧15分钟左右的防水火绒就完成了!

9、用糖纸做触控笔

当然触控笔不是主流,但是如果有需要的话,将糖纸卷在铅笔上就是个不错的触控笔。如果要升级的话,用点纸巾或者报纸就更好了。

8、面包标签做线标

这个国内会少一些,但是我们也有类似东西可用。各种数据线、电缆搞不清楚哪个是哪个?用这种标签就好了,再也不用通过线头找了。

7、用塑料瓶子做成自行车载手机罩

这个除了触控起来不是很方便之外,其实没有什么问题——防水是最大特色!

6、报纸做除味剂

用报纸做除味剂,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把报纸点着就是了,碳颗粒吸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千万注意防火!

5、用旧购物卡当作耳机卷线器

旧的购物卡我们都有,裤袋的神奇打结能力我们都见识过。将耳机线卷在卡上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当然加一点功夫会更好——比如剪出一点凹口,然后打磨一下边缘——免得割伤耳机线。

4、用旧袜子做成MP3绑带

慢跑是很好的运动方式,慢跑中听点音乐就更好了,但是把MP3放在口袋里既不舒服也不安全,那怎么办呢?把袜子的另外一头剪掉就好了!当然最好再下点工夫做个小口袋,以防滑出来。

3、旧瓶子做手机充电挂座

这个有很多人做过了。真的是个很实用的小发明,在外面临时充电可以用,在家当然就更可以用了。

2、用旧手纸卷做电缆归类装置

看图不说话了,想出这个主意的是人才!

1、可乐罐做Wifi信号放大器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简简单单的一个手工,就可以让你的无线路由器信号放大数倍!如果第二位发明者是人才,那这个的发明者就是天才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环创空间微信公众号:GEC-SPACE

随机内容
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河南百川畅银实业员工待遇) 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河南百川畅银实业员工待遇)
中国节能董事长宋鑫:已投入超1300亿元在长江流域实施500余个节能环保项目张子枫未修生图流出,被网友公开批评:她的胸碍了谁的“意淫梦”?(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历任领导) 中国节能董事长宋鑫:已投入超1300亿元在长江流域实施500余个节能环保项目张子枫未修生图流出,被网友公开批评:她的胸碍了谁的“意淫梦”?(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历任领导)
金力永磁: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于 6 月 14 日调研我司 英美两大黑天鹅只是开始?骏利亨德森:全球信贷紧缩威胁不断上升电子科大教授创办的佳驰科技拟上科创板,亲属和学生“包圆”关键岗位长联科技 金力永磁: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于 6 月 14 日调研我司 英美两大黑天鹅只是开始?骏利亨德森:全球信贷紧缩威胁不断上升电子科大教授创办的佳驰科技拟上科创板,亲属和学生“包圆”关键岗位长联科技
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啥?翻译成中文只有6个字,换作你也头疼(实现了节能减排) 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啥?翻译成中文只有6个字,换作你也头疼(实现了节能减排)
践行环保理念,浦东首个由垃圾厢房改建的低碳小屋在这里(上海垃圾厢房) 践行环保理念,浦东首个由垃圾厢房改建的低碳小屋在这里(上海垃圾厢房)
绿色,环保,节能——太阳能LED路灯(太阳能路灯的设计和安装方案) 绿色,环保,节能——太阳能LED路灯(太阳能路灯的设计和安装方案)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丨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节能低碳倡议书(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绘画手抄报)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丨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节能低碳倡议书(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绘画手抄报)
低碳建筑、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区别?(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论文300字) 低碳建筑、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区别?(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论文300字)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一行莅临四季沐歌拉萨工厂参观考察(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一行莅临四季沐歌拉萨工厂参观考察(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碳”索未来,湾区先行 !中山大学 EDP 管院联合会、双碳环保专委会举行主题分享活动(中山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碳”索未来,湾区先行 !中山大学 EDP 管院联合会、双碳环保专委会举行主题分享活动(中山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