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上海将创建30家零碳工厂

147小编 次浏览

摘要:6月13日下午,2022年上海市节能宣传周开幕。开幕式上,上海市经信委、市发改委联合发布《 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降碳“百一”行动计划(2022—2025)》,明确从今年起到2025年,上海工业和通信业力争平均每年节约…

6月13日下午,2022年上海市节能宣传周开幕。开幕式上,上海市经信委、市发改委联合发布《上海市工业和通信业节能降碳“百一”行动计划(2022—2025)》,明确从今年起到2025年,上海工业和通信业力争平均每年节约1%的用能量。同时,为保障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及中小型节能环保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需求,市经信委与8家银行签署了《上海市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金融合作备忘录》,总融资意向额度达800亿元。

“百一”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上海工业和通信业企业可利用的建筑屋顶光伏安装比例要达50%以上,年综合能耗2000吨至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规上企业力争实现节能诊断全覆盖,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力争实现能管中心建设全覆盖。另外,到2025年,上海要创建零碳工厂30家、零碳园区5家、零碳数据中心5家,组建行业咨询专家团队20个以上,遴选节能诊断和服务机构100家等。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透露,上海正在构建以“零碳驱动”为目标的绿色制造体系。在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领域,上海着力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以高品质产业园区为主阵地,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面,上海正加大绿色低碳技术产品供给,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的生产生活新时尚,营造全社会“节能优先、效率至上”的良好氛围。

方案制定方面,2022年7月底前,制定各区、集团节能降碳改造推进方案,报送至市经信委,包括节能量指标分解,能源审计、节能诊断等工作安排及保障措施等。2022年12月底前,报送2000吨标煤以上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报告,包括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清单及实施进度安排。2022年8月底前,推进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工业和通信业重点用能启动单位能源审计工作。2022年8月底前,推进年综合能耗2000吨-5000吨标准煤规上企业启动节能诊断工作。另外,市经信委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等8家银行签署了《上海市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金融合作备忘录》,每家银行意向承诺100亿元信贷规模。由此,加入“上海产业绿贷”金融合作机制的银行机构,在国开行上海市分行基础上又有进一步扩容。

随机内容
依必安派特用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节能风机(依必安派特 公司好么) 依必安派特用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节能风机(依必安派特 公司好么)
赋能绿色出行,青岛充换电产业发展协会正式成立1988年,23岁巩俐和38岁张艺谋泳池边的照片,这一幕相当滑稽可笑(青岛市充电桩) 赋能绿色出行,青岛充换电产业发展协会正式成立1988年,23岁巩俐和38岁张艺谋泳池边的照片,这一幕相当滑稽可笑(青岛市充电桩)
古人是如何制冷的?这种空调更节能!(古人怎么取暖) 古人是如何制冷的?这种空调更节能!(古人怎么取暖)
环保先行:董明珠倡导格力绿色发展日照新闻网2023-09-22 11:43安徽日照新闻网2023-09-22 11:43安徽(格力在董明珠之后的变化) 环保先行:董明珠倡导格力绿色发展日照新闻网2023-09-22 11:43安徽日照新闻网2023-09-22 11:43安徽(格力在董明珠之后的变化)
手执规划之笔的“逐”路人——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青海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克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视频) 手执规划之笔的“逐”路人——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青海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克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视频)
四款节能环保电磁炉(智能环保科技电磁炉) 四款节能环保电磁炉(智能环保科技电磁炉)
热烈祝贺2022年东莞市建筑领域节能宣传月及第七届绿色建筑设计比赛启动仪式暨第六届绿色建筑设计比赛颁奖典礼成功举办(东莞市建筑业协会培训中心公众号关注) 热烈祝贺2022年东莞市建筑领域节能宣传月及第七届绿色建筑设计比赛启动仪式暨第六届绿色建筑设计比赛颁奖典礼成功举办(东莞市建筑业协会培训中心公众号关注)
重磅规划发布,目标产值11万亿!工业领域碳达峰,壮大绿色环保产业,这些公司有望受益(制造业碳排放量计算) 重磅规划发布,目标产值11万亿!工业领域碳达峰,壮大绿色环保产业,这些公司有望受益(制造业碳排放量计算)
北京印发“节能十条”具有重大意义(附图)(北京市节能技术产品和案例征集平台) 北京印发“节能十条”具有重大意义(附图)(北京市节能技术产品和案例征集平台)
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引领 向“绿”而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潮流风尚(低碳节能,绿色环保) 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引领 向“绿”而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潮流风尚(低碳节能,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