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企|王堤:坚守环保初心,践行央企责任 原创 中环水务 齐殿斌 中华英才半月刊 人物简介 王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为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学士学位。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秸秆直燃发电给料装置、多用途生物质燃料输送装置等多项环保科技专利。曾先后担任中国环境保护公司工程部部门经理、副
央企|王堤:坚守环保初心,践行央企责任 原创 中环水务 齐殿斌 中华英才半月刊
人物简介
王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为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学士学位。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秸秆直燃发电给料装置、多用途生物质燃料输送装置等多项环保科技专利。曾先后担任中国环境保护公司工程部部门经理、副总工程师,中节能(宿迁)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节能生物质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绍兴中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中节能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环水务”)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简称“中国节能”)和上海实业控股于2003年11月共同出资设立,是国内最早一批水务行业投资运营企业之一,也是第一个以水业投资、建设、运营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为主业的中央企业。18年来,中环水务伴随着中国水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一路走来,在企业领军人王堤董事长的带领下,无论市场环境“冷热阴晴”,始终保持高度的商业理性和战略定力,坚持规模化成长与盈利能力提升并举的稳健发展策略,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迈进。
近年来,如何既追求发展速度,更追求发展质量,聚焦主业规模增长,拓展相关多元产业格局;积极探寻优质资产并购,稳步推进水务板块重组上市;践行央企社会责任,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站在“十四五”全新的起点上,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就相关话题,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堤为我们一一作了解答。
坚守初心,强化核心优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产业空前关注,政策层出迭代,带动了水业市场高速发展。资本化、生态化、智能化、国际化四重力量推送环保产业变革与重构。单个项目投资发展到了十亿、百亿级城市投资,资本体量及杠杆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环保企业的雄心和规划也随着市场的变化“水涨船高”。但也可以看到,随着单体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资金需求不断增多、环保要求逐渐趋严,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在加大。
中环水务2021年度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培训
2014年之后,水务行业步入大资本时代,市场化改革升温和多元主体涌现,产业格局不断重塑。随后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展进入覆盖范围大举扩张阶段,这期间不少民企采取了激进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但由于外部环境尚不成熟,PPP发展较为粗暴,这些企业相继曝出资金危机,最终“断臂求生”,出让国企央企。在市场波澜中,中环水务采取了审慎理性的投资态度,业务开展有条不紊。王堤认为,这其实是公司严谨规范的审核链条自动判断的结果。“央企审批流程,对于系统性风险,能够压得住,保持战略定力;甚至不是主动、有意识要去‘避雷’,而是在流程中就规避掉了。”
相比其他环保公司动辄千亿、万亿的宏伟愿景,最近几年中环水务在业务扩张上的步伐则显得克制与谨慎。“很多项目企业能‘拿到手’,但实际上‘吃不下’。根源在于项目的资产质量不佳,中环水务因此放弃了很多项目。事实证明,拿下项目的企业也很难从中盈利。”作为一名具有环保领域二十年从业经验的管理者、企业家,在王堤看来,水务项目的运营环节是核心,是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中环水务始终追求产业规模,而非资产规模,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强调把运营环节作为项目核心,使之既成为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据悉,“十三五”期间,中环水务圆满达成既定战略目标,收入、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平均达到25%,收入较2015年增长55%,利润总额增长95%,超出“十三五”目标值15%。在2020年的疫情大考中,中环水务树牢底线思维,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贯彻落实上级公司“确保任务不变,压力不减,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要求,圆满完成各项年度任务。公司强化企业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优势,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中环水务连续18年获得“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并在2018年至2020年度“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中,连续三年蝉联前三甲。
强化引领,践行国家战略,探索创新业务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生态的保护非常重视,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多次提出要求,并做了战略部署和长远规划。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长江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
2018年,中国节能肩负起“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的使命,整体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作为中国节能水务板块的旗舰企业,中环水务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依托中国节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重点开发长江经济带沿线市场,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务实推进湖州、毕节等一批示范项目,拓展水环境治理和再生水、农村供排水等细分领域,加大与科研团队深度合作,构建长江大保护污染治理科技支撑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江经济带农村污水治理模式与经验。
在环保水务市场环境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中环水务紧盯国家政策,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练好内功,不断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主动服务长江大保护等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全新水务业态。
安徽蚌埠中环黑虎山水厂
在安徽蚌埠,中环水务以蚌埠市区为中心,辐射周边三县,打造“供排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蚌埠模式”。目前,在蚌埠拥有两个全资子公司,3个控股子公司,有15座水厂,1座再生水厂,总 规模193.8万吨,形成了一个统一规划、城乡统筹、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体系。2020年签约16万吨/日的蚌埠再生水项目不仅是在蚌埠地区实现区域供排一体化布局的重要一环,也是在污水资源化领域的突破。
浙江湖州东部新区污水处理厂
浙江湖州原水老虎潭水库
在浙江湖州,中环水务打造了从水库到供水,再到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产业链一体化的“湖州模式”。老虎潭水库是湖州主要的水源工程,也是全国第一个企业投资的BOT(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水库项目,总库容9966万立方米,可实现日供水20万吨,服务人口约67万人。位于湖州东部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15万吨。此模式下还有一个面向工业园区的水务管家项目,日处理工业废水2.5万吨,供水能力1.2万吨/日,再生水供应1.25万吨/日。
在贵州贵阳,公司打造了集约化利用土地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典范的“贵阳模式”。该模式集合了国内深度最深、全国首例与上部商业综合体一体化建设的贵阳贵医再生水厂、贵阳六厂门污水处理厂两大项目,日处理规模17万吨,服务面积22.06平方公里,采用全地埋式设计,埋深达30米以上。在首届“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比选活动中,六厂门污水处理厂获评“信息化集成标杆污水厂”“空间高效利用标杆污水厂”两项荣誉。
科技优先,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创新引领发展
中环水务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自我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公司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建设,通过与国内知名机构共同组建研发平台,承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全面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通过几年的重点发力,中环水务主流技术已覆盖给水处理、污水处理、污泥处理、供排水管网信息化及管理优化等方面,技术创新和集成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8项,其中发明专利 6项、实用新型专利114项、软件著作权18项。
中环水务的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主营业务开展,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梳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清单,全面调研技术难题解决路径,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集成并举的科技创新策略,在核心技术关键点上发力攻关。公司聚焦国内新一轮的污水提标、农村污水及饮用水处理等方面的潜在市场,成功引入西班牙先进技术装备——UFBAF反硝化滤池技术以及IGLOO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两项技术在湖州二期及遂溪农村污水项目中均实现成功应用。针对污水由一级A提标至类IV类水的技术需要,与江南大学共同开展重大课题“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研究”,相较于其他提标改造工艺,该工艺投资成本显著降低,并可降低直接生产成本15%至20%。目前已完成了示范项目的建设,申请国内实用新型专利3项。
致力“双碳”,推进产业升级,助力低碳绿色发展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环水务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展现国企担当,始终将水厂的节能降耗作为技术研发重点工作,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在王堤眼中,“污水处理的目标不仅是解决水污染问题,而应该是从能量自给、资源回收及碳平衡等维度,创新实践‘低碳’技术路径,实现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自给方面,中环水务已在多个污水处理厂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现光伏发电量占该水厂总用电量10%到30%之间,对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出了明显贡献。用光伏发电部分替代煤电,实现了污水厂向绿色能源转型,是实现低碳清洁的重要途径,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
低碳运营方面,中环水务通过管理创新,打造智慧水厂,探索污水处理厂从传统的高能耗企业向低碳绿色企业的转变途径。公司投建的贵阳六广门再生水厂,日处理量12万吨/日,工艺智能优化系统采用模糊逻辑和闭环自动控制原理,系统可实现精确曝气、精确加药、精确回流、进水异常处置等,实现生化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优化控制,节省设备的用电量。
资源回收方面,中环水务多个项目引入资源化、能源化、生态化理念,使“零碳水厂”、“负碳水厂”成为可能。贵阳项目污水100%回用,经深度处理后,20%作为高品质回用水,80%排入河道作为生态补水;同时污水经水泵提升至水源热泵系统进行冷热量利用,可为地面综合体提供供暖、供冷,实现清洁功能和低碳排放。蚌埠市第四污水厂将实现100%回用,第二污水厂远期实现70%回用,用于河道补给、市政杂用等。
未来,中环水务将继续推广智慧化管理理念,打造更多运行、维护、调度等全过程智能响应、精准管控的高效节能环保型智慧水厂。
深化改革,强强联合,实现企业价值跃升
2020年,中国节能成功收购国祯环保(现“中节能国祯”),王堤出任中节能国祯董事长。“中节能国祯是在顺应中央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求下,中国节能与国祯集团强强联合的成果,既拥有国企的资金和品牌优势,也有民企多年积累的人才、技术优势和宝贵的运营经验及灵活机制。”王堤认为,“混改后,在业务层面,中节能国祯将充分发挥国企与民企的各自优势,实现业务上的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乘数效应。”
王堤董事长在中节能国祯设备制造事业部车间调研
中节能国祯是中国节能与国祯集团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强联合的成果,是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优秀中央企业与安徽省百强明星企业成功携手的结晶。“环境产业要兼顾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需要更有责任、更有能力的企业来担当主要角色。”王堤强调,生态环境治理需要更完善的顶层设计、更系统的解决方案、更全面的技术体系、更多的协同机制,更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相对于民营企业,国资企业跟政府沟通的渠道会更加地顺畅,金融机构的信任较高,有助于改善融资环境。同时依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旗下多元化业务布局的优势,中节能国祯将获得更多的项目合作机会。“双方携手后,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实现1+1>2的目标。”
中节能国祯是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不仅业务面广、机制灵活,而且技术创新能力强,与中环水务优质资产质量、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优势互补。未来通过协同合作、信息共享增强综合实力,抢抓机遇、抢占市场,做好优质、重大项目储备工作,在市场开拓和企业运转中激发双方优势最大化发挥。
站在全新起点上,中节能国祯和中国节能水务板块的资产将逐步整合起来,打通上市融资的渠道,未来以中节能国祯为主要展示窗口,不断提升企业规模和质量,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加优质的水务产品。
加快发展,“十四五”整装再出发,多途径做强做优做大
2021年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的“市场拓展年”,也是中国节能水务板块的重要历史机遇期。王堤在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中指出,“混改后,下一步将尽快把中节能国祯和中国节能水务板块的资产整合起来,打通上市融资的渠道。通过管理上的有机整合,把双方在管理上的优势充分融合,夯实现有的基础,寻找市场机遇,强化政企合作关系,提高全员营销意识,加大考核激励力度,优化商业模式,加快团队建设,发挥合作优势,群策群力推动优质项目落地,给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未来公司将以中节能国祯为主要实施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积极践行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
产业布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一方面继续深耕传统业务,利用既有项目优质资源实现区域扩张,加快形成四个“一体化”布局。依托散布全国的项目优势,积极向周边市场和上下游产业链扩张,在供水、原水、污水处理、工业废水、污泥处置、农村、流域污水治理、再生水多个领域发力。以初步取得成果的“蚌埠模式”、“湖州模式”等区域发展模式为先范,逐步充实完善“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供排一体化、厂网一体化”。另一方面未来将在原有传统业务基础上,开发新的业务领域,探索如管道直饮水、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及产业园环保管家等新的业务单元,构建新的利益增长点。
扩张路径上实施“多角化战略”。通过深化外延并购、盘活市政存量等方式,扩张规模;探索产业园共治、央企协同联动模式,拓展产业链业务单元;通过与拥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强强联手,形成业务发展合力优势;与省级环保平台积极开展合作;同时借“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择机布局海外市场。
运营管理上实施“数字化战略”,持续加大智慧水务领域的布局,实现水务生产和运营的智慧化转型。通过水务生产运营信息系统推广建设实现水务生产过程自动化向公司管理、经营和决策信息化发展,实现“一个平台”目标;开展智慧水务系统研究与建设,提升整体运营管理能力。
技术创新上实施“科技化战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设备的吸纳与集成、技术企业的兼并与收购,推进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及国外先进技术合作模式,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寻求优质的合作对象以实现对外扩张发展计划。
“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求中央企业主动参与国家战略,积极承担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作为中央企业,中环水务既要追求发展速度,更要追求发展质量。”站在“十四五”的起点,王堤表示,将和他带领的中节能水务团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原载于2021年8月1日《中华英才》“央企领军人”专栏)
《中华英才》半月刊发布
来 源: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整 理:齐殿斌
制 作:李 鹏
编 审:范丽庆
原标题:《央企|王堤:坚守环保初心,践行央企责任》